close

(中央社記者郭玫蘭台北19日電)陸委會台商張老師陳明璋今天說,大陸對台商、外商取消超國民待遇,從過去「招商引資」政策,轉變成「挑商選資」的政策,他建議大陸應開放市場准入,讓台商深入經營大陸內銷。

  大陸官方媒體新華社文章指出,今年是境外企業在大陸投資經營的新元年。過去近30年用「市場換技術」而給予境外企業「超國民待遇」的時代正式終結。

  對此,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長陳明璋告訴中央社說,早些年大陸投資環境普遍不好,大陸政府對外商、台商給予優惠政策和獎勵政策。

  他說,現在大陸的投資環境逐漸改善,越來越不需要外來資金,過去的兩稅合一、三免兩減半等優惠政策多已取消,除非有個別案例。

  陳明璋說,以前大陸是採取招商引資的政策,現在則是「挑商選資」,挑選特定企業,像是高科技產業、新能源、新型醫藥等,大陸還是會給予優惠政策吸引企業投資。

  他說,現在大陸逐漸把外商、台商當成是大陸內部的企業,要求這些企業也要像大陸企業一樣,盡社會責任。他認為,這樣大陸政府應該對台、外商和陸企一視同仁,避免大陸本地保護主義侵害台商的投資權益。

  陳明璋說,大陸也應該要開放市場准入,讓台商、外商能深入參予大陸內需市場,他舉例,大陸實施家電下鄉、汽車下鄉等政策,多是讓國營企業優先參予,外商、台商的機會較少。

中國12月將開始針對在大陸外商投資企業、外國企業和外籍個人,徵收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。

這意味著中國境內所有內外資企業統一全部稅制,外資享受「超國民待遇」時代正式終結,一視同仁的市場環境,將讓大陸內外資企業在同一平台上展開公平競爭。

在大陸改革開放初期1980年代,中國面臨外匯和技術的「雙缺口」。一些開發中國家的經驗是借外債,中國採取的措施是吸引外國直接投資。

  當時中國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,外資企業投資難度較大,會產生一些附加的制度性成本,中國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以稅收減免為代表的「超國民待遇」政策保障。99111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oft 的頭像
    loft

    review

    lo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