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中央社記者高照芬台北19日電)景氣升溫、企業投資成長,今年第 3季國際收支順差80億美元,連 8季維持順差;因外資匯出及國人投資海外有價證券,金融帳淨流出24.3億美元,創金融海嘯後最大淨流出金額。
中央銀行今天公布,今年第 3季國際收支順差80億美元,其中經常帳順差89.9億美元,較前一季減少;金融帳轉為淨流出24.3億元,創下金融海海嘯後單季最大淨流出金額。
累計今年前 3季國際收支順差 367.8億美元,經常帳順差 304.4億美元,金融帳淨流入 61.8億美元。
回顧近兩年國際收支情形,2008年第 3季因全球金融海嘯,出口及貿易順差衰退,加上投資減緩,資金淨流出,2008年第 3季國際收支逆差26億美元;隨著景氣升溫,對外貿易持續成長,國際收支已連續 8季順差。
央行經研處副處長陳一端分析,第 3季國際收支順差,主因為台灣出口持續暢旺。雖然企業進口機器設備及原物料,使第 3季商品貿易順差較第 2季縮減,但預料在企業資本支出持續擴張下,有利於後續經濟活動。
她說,受惠於新興亞洲國家經濟強勁成長,台灣出口持續增加,第 3季經常帳商品貿易順差70.6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增 2.7億美元。服務收支由去年第 3季的逆差2.8億美元轉為順差1.6億美元,所得收支順差24.4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增3.5億美元。
在金融帳方面,第 3季金融帳轉呈淨流出。陳一端分析,第 3季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分別淨流出26.4億美元及102.1億美元。其中,台灣壽險業及民眾投資海外證券淨流出88.7億美元。另外,外資小幅淨匯流出13.4億美元。
陳一端說,第 3季金融帳淨流出24.3億美元,創下金融海海嘯後單季最大淨流出金額。她認為,隨著經濟好轉,國際股市升溫,國人投資海外有價證券的金額增加;但經過金融海嘯的洗禮,應不致發生一窩蜂盲目投資情形。
國際收支是衡量一國對外商品、服務、所得、移轉和資本交易,主要包括經常帳、金融帳和資本帳;由於資本帳金額較小,為專利權、商譽等,因此觀察國際收支變化,多以經常帳和金融帳為主,順差即指央行準備資產增加。991119
- Nov 19 Fri 2010 22:24
海外投資熱 金融帳轉淨流出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